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>创意策划>广告杂烩>详细内容
智业公司员工给老板的“出师表”
作者:冯云飞 时间:2009-2-4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是否,能够承受改变原有思维、方法的一些不适?
是否,能在硬件、软件的双重提升方面,具备确实执行的决心?
是否,愿意进行一些放弃,小舍大得,以追求长远、更高效益?
是否,愿意改良去建设一个更具员工关怀、分享的职业乃至事业的平台……
如果在心中,真正的回答是“否”,公司维持现有格局、方法……已经很好,仍然可以赚该赚的钱,做该做的事。
如果从内心肯定上述问题,接下来的些须沟通思路,方有了“存在”的必要。
一、战略思维:做,我们做什么?
欠缺规范的市场大环境,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市场机遇;对于企业,如果在五年十年间没有将企业做大,只能怪自己没抓住机会。
而对于和企业相关的智业服务类机构(营销、公关、广告、传媒公司等),是否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:如果在数年内还没有实现真正的飞跃,那么,也只能怪自己没抓住机遇?!
市场与同行
如果单纯做传统的广告、平面、活动等,市面上任何一家此类公司都可以和我们竞争(本地注册在案的广告、文化类公司已达3000余家)。
尽管广告行业相对容易进入,但本公司在目前的案例、技术积淀上,并不具备明显优势。虽则天创、大观、和风传播等相关公司在本地颇有大行其道的趋势,并取得一定的营业额和发展效益,但我们不属意这样的方向。
如果“做”,本公司能做什么?
常规的思维是:“因为本公司拥有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、资讯网络、客户资源,所以要由此发展更具价值的附加服务”。
而战略思维告诉我们:不是根据现有资源,决定我能做什么;而是为了不被淘汰,为了发展、飞跃,我们必须决策——这样做。
我们不是纯粹的做招商代理、多媒体、画册、企业CI、活动执行等……(当然,这些业务带来的基础效益和利润,我们目前会保持)
建议本公司在市场上的定位——“一线行销协作商”
自身的直观包装传播形式:
# # 营销策划 或: # # 企划机构
渠道-品牌-营销 一线行销协作商
二、在市场中认清我们自己
本公司的前期不足
内部流程、方法论、分工明显混乱;而要改观,阻力重重;
多行业、多品类操作水平存在一定劣势,整体运营意识需提升;
员工中由熟人介绍来的太多,而新鲜血液不足;
企业文化需加强,实干做实事的风气要提升;
自身旧有市场形象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进行跨度发展……
本公司的优势
走过了六年,运营广度延升,并取得一定效益和发展;
通过自营产品精研了一个行业,并真正深入到招商渠道、营业终端;
以往一些客户对我们有不错的认同,希望我们提供更多服务;
公司领导具有良好市场能力,同时有了经营变革的良好意愿……
再看大市场
本省市场呼唤一家本土的具有实操性、执行性的营销策划机构;
目前本地为数不多的一些定位于营销策划、商务咨询的公司,对我方并不构成强烈竞争优势;
北京、上海的营销策划、管理咨询类公司已经在本省企业界攻城略地,并和本地广告传播类公司连连合作,已是颇见成效。
三、本人的执行建议
先从人力资源说起
1)公开招聘,在核心人才上补充专业的新鲜血液
首先在核心职位物色合适人选,我们需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,否则仅仅是普通新员工的招募,无非是换汤不换药。目前公司由熟人推荐的太多,建议日后以公开招聘的为主,公开招聘的不应低于公司总人数的60%。
2)建议实行项目分组制,避免混水摸鱼
以项目为核心,按市场、销售、策划、设计等分工,共同负责2-3个项目;以此模式可设立项目二组、项目三组……公平竞争,分出优劣。
另一种形式即为:分出营销二部、策划二部,避免“大杂烩”带来专业有限、人品有限、相互推委、混水摸鱼现象。
若继续按目前大杂烩体制,战线略有拉长,一着不慎,只能是一溃俱败!
3)建议引入专门的运营管理人员
管理的实质决不限于行政部的几纸公文、或老总的几句话;引入专门的运营管理人员,一方面是希望革新公司的诸多弊端,另一方面,是对各个项目组(或各个营销部、策划部)从外围客观监控、考评。
4)整风运动,重在执行力
去年年底总结大会,总经理即说过了“整风”,而今如何呢?如今,若有整风,即不必谈“全面”、亦不必急于言“彻底”,首先在于有效向前执行。
另外,还要补充一点:整风需老板以身作则。
硬件层面建议
搬迁新的办公环境,公司已是提上了日程,建议首要考虑甲级写字楼;但因公司需求的办公面积较大,为适当控制成本,亦可物色配套设施过硬,已形成办公气氛的商住楼,但地点不应偏离本地中央商务区。
目前一些新客户到现有办公地点来,总要问“你们到底做什么?”,然后我们拿着自己的册子和客户谈;对于新环境包装,我们希望达到的标准是:无须我们多言更多,仅仅是从环境和其中浸润的文化,客户已经能感受到我们的定位、差异化、以及能为企业带来的合作效益……
再说说公司与员工的“人心”
中国有句俗话,“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”,软件在于细节,在于人心,人心真正能够体现战略思维。
公司觉得在对员工循循诱导,员工却始终效率一般,出品品质提升缓慢……
而另一方面,员工亦觉得加班过多,下单粗暴、福利一般,人性关怀少……
如何实现双方坦诚、良性沟通……真正向共赢的方向迈进?
如何理清流程、提升主动意识、避免以较多时间换来的平庸出品?
工作出品激励制度,是否健全,奖金是否能月度兑现?
还有更多的如何……如何去悟透,如何去改观?
一些工作改进建议
1)不要急于把单子往下一丢“做吧”,又走上盲目无品质无效率的老路;建议实行圆桌会议制度,明确后以书面形式下单;
2)定位、分工须明确,有条理化,避免无条理的忙了数月后,工作总结却是“这个项目为什么快做死了”;
3)内部跟单由合适的专人为主,避免一个技术员工频频面对数个“挤奶工”的局面;譬如一根弦,总是绷紧,不见给养,结果是可想而知;人是弦,公司也是弦。
4)按照承接的项目数量、出品品质、工作效率,月度应有资金奖励;
5)总的建议方向就是:文化凝聚人,薪酬奖励人,平台发展人,以市场为基以人为本,才是改进问题、发展公司的核心战略。
最后总结
公司走到今天,从当年毫无基础到眼下的人员规模、年度营业额、综合效益等,成就是谁也无法否认的。而今的“问题”,在一些人看来,可能根本就“不是问题”;决策者可能亦有更远谋划、更高智慧……但作为一个有一定责任心的人,本人还是作出上述“杞人忧天”之论,在此,望公司三思。(完)
冯云飞,从销售代表入行,先后负责康师傅、统一、娃哈哈的系列产品销售推广工作,对终端一线的营销策略、渠道运作有丰富的实践。后于企业广告部负责企划工作,亦曾在地产营销公司担任策划经理一职,对商业地产、酒水食品、商超渠道、广告经营等领域均有一定心得。从业感言:知识易得,智慧难求。电话:15623060808 Email:dahe2000@126.com